JJ斗地主攻略大全

热门文章

联系我们

邮箱:1013390102@qq.com
微信:716284
在线咨询

这个游戏的jjc机制好蠢啊 到底什么是一个游戏的机制、玩法、内容?

发布时间:2022-07-20

预警:这篇文章非常长、术语多、没有配图、段子藏得深,不是我平常推荐游戏的通俗安利体。

先说说威廉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我很喜欢知乎这个平台,来这里发内容也半年多了。随着推荐的游戏和关注我的朋友越来越多,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很多场合跟知友们进行一些观点上的交换和讨论。

知乎确实是现今中国互联网上,用户平均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最高的内容平台之一。我在这里收获了非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给了我无尽的写作灵感。

但是,古往今来,如果一个社交场合开始从小众走向大众,那么它的参与者整体素质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下滑。知乎也不能免俗。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是在我玩知乎之前——开始,各种各样狭隘偏激、指鹿为马的言论开始在知乎大行其道,至少在游戏话题下是这样。

我不喜欢把爱唱反调的人叫做“杠精”。因为,抬扛实在是一门技术活,如果一个人抬的杠既缺乏论证、也缺乏论据,说话颠三倒四、前后矛盾,长篇大论最后只能表达出“我不同意”四个字,那么他是算不得“精”的。

确实,我也遇到过一些修成精的。但他们的观点之中常常会有一些滑天下之大稽的基础理论错误,实乃修精之道误入歧途。

日复一日,我实在疲于在每一个回答和文章下纠正这些朋友的常识错误。所以,我就有了一个想法——为何不干脆写一篇文章把我想要解释的都说清楚?

这么一想,我平时最费口舌说明的那些理论,其实总结起来再也简单不过:到底什么是一个游戏的机制、玩法、内容?如何界定它们,又如何拿它们来评价一个游戏?

在游戏区偶尔也围观过一些神仙打架,我发现基本矛盾也就是对这三样东西的理解不同。

如果能把这三个概念用较短的篇幅归纳总结清楚,明确一些方法论,日后的讨论咱们就直接按图索骥,岂不快哉美哉?

于是,小可不才,想在此斗胆一试。

根据我的认知,除去程序开发层面的东西不谈,对于电子游戏设计(Game Desgin)的方方面面,我们常用机制、玩法和内容这三个概念来进行日常讨论:

游戏机制(Game Mechanics)是构成一个电子游戏的基本元素之一,可以理解为游戏的规则;这些基本规则相互搭配,构成了一个模型,决定了玩家和游戏之间如何进行互动,这个互动形式就叫“玩法(Gameplay)”;除去机制和玩法之外的其他艺术表现,称为“内容(Content Desgin)”。

这是总括,接下来我们掰碎了说:

第一部分:游戏机制

如上面所概括的,游戏的机制和玩法显然是一个衍生关系,所以我们就先来说说游戏系统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机制。

那么到底哪些东西算“机制”?我们来粗略列一下:

第二部分:游戏玩法

罗列了这么多具体的机制,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现代电子游戏基本上很少是由单一机制构成的。所以,所有用单一机制来评判一个游戏好坏的朋友,都是耍流氓。

比如因为大陆网络环境的原因而导致真人社交机制的体验不好,然后评价《荣耀战魂》是一个垃圾动作游戏、垃圾格斗游戏,这是耍流氓X1。

当代的大型电子游戏往往包含了多个、甚至所有受欢迎的游戏机制,来丰富和玩家进行互动的形式——这个形式就是一个游戏的“玩法”。它是多个游戏机制相结合而产生的化学作用,并不是单一机制可以决定的。因为它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游戏的好玩程度,所以很多人也叫它“游戏性”。

随着电子游戏的长期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很多被时间证明有效的机制组合,就跟固定配方一样——也就是说,大家都知道哪些机制放在一起组合出来的玩法会很好玩。

当我们用这些主流的“配方”来概括一个游戏,就是在进行游戏分类(Game Genre)。我们经常听到的“动作冒险游戏”、“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日式角色扮演游戏”,就是著名的经典配方。

所以,游戏分类也可以看作是对一个游戏玩法的总结概括:比如冒险游戏最重要的机制就是“解谜”,动作游戏偏向“快速反应”、“排列组合”和“风险奖励”,而砍杀游戏则把重点放在“击杀/摧毁/捕获”,三者相加就可以描述出现代许多3A大作的玩法——“动作冒险”或者“动作砍杀”。

所以,有的玩家觉得新《战神》多了“角色扮演”机制、少了“障碍”机制,就开始高调宣布“新战神不是动作游戏而是ARPG”、“新战神是在模仿黑魂”、“传统动作游戏已死”,这是耍流氓X2。

抛弃本质看现象是不对的,保时捷出辆卡宴你就要说它没落了?巴萨换个打法你就要痛骂一顿粉转黑?新《战神》添了别的玩法和内容,你就要把它的动作机制贬得一文不值?

这样的人,无论作为车迷、球迷、游戏迷,都是在狭隘地耍流氓X345。

因为玩法这个概念太具有包容性,所以我们在评价一个游戏的玩法的时候,更应该透过它的核心机制来进行讨论,这样才有意义。

我曾把《超级马里奥:奥德赛》这个游戏推荐给有孩子的父母,因为我认为这款以“移动”为核心机制的低难度3D平台跳跃游戏,比较适合给小朋友玩。有的网友却非要搬出大神的极限滞空“玩法”来说明马里奥是硬核成人游戏,这就是强行把游戏中只占1%的隐性“排列组合”机制拔高到了显性核心机制的层面。

再比如我们讨论“玩法选择上的自由度”的时候,我会举出《侠盗猎车手5》这个几乎涵盖了上面提及的所有游戏机制的神作来进行说明这个游戏的jjc机制好蠢啊,而很多网友则提出《上古卷轴5》和《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来进行反驳。那么,结合这篇文章来看我们就能知道,后两者的自由度是玩法本身的自由度,而不是玩法的数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并不是在说塞尔达和老滚不好玩,事实上,它们非常好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从来就不是靠机制玩法的堆叠,而是靠在某几个机制上进行深耕和创新。

那么如何判断这些深耕和创新是否成功?这就牵扯到如何对一个游戏的总体游戏性进行一定程度的量化,所以在此我们就需要引入可玩性的概念:

可玩性(Playability)是一系列的尺度,用来衡量一个玩法能否为玩家提供足够长久、具有互动性的体验——我在这里用了“互动性”而不是“娱乐性”,因为这个体验并不一定永远是正向的。

可玩性的指标包括但不仅限于:

这些指标源自于玩家的游戏体验,所以它们在本质上是主观的——一些玩家需要挑战最高难度才能获得成就感、一些玩家则种种菜就可以了;一些玩家享受陡峭的学习曲线这个游戏的jjc机制好蠢啊,一些玩家则不能接受;一些玩家对游戏有强烈的社交需求,一些则完全没有。

但是,从游戏学(Ludology)的角度来看,我们依然有一些客观的标准可以用来比较和量化可玩性。这些标准既包括了我前面提到的基于软件的机制和玩法,也包括了基于硬件的开发和优化,还有就是我们要讨论的最后一个概念——游戏内容(Content Design)

第三部分:游戏内容

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游戏内容涉及到了非常多的领域,结合前面提到的定义,我们可以尝试在总体上将所有不属于机制和玩法的概念,划分到游戏内容里面。

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拿掉某个东西,一个玩法不变,那么这个东西就是游戏内容。如果拿掉了之后会改变一个玩法,那么这个东西就是机制。

如果我们尝试来解构一下《绝地求生:大逃杀》单排模式的话,最后剩下的就是100个纸片人在一个不断缩小、充满了障碍物和随机奖励与惩罚的平台上,以第一或第三人称视角移动、观察、躲藏,互相砍杀或射击以减少对方生命值,直到只剩一人。

除了这些之外,拿掉的那些就都是游戏内容了。

因此,我们也可以将游戏内容理解为在游戏机制和玩法之上的“增值物”,它们让游戏更完整、更复杂、更吸引人,往往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而表现出来:比如各种各样的装备、拟真的人物建模、横飞的鲜(绿)血、脚步声和枪声。

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大概可以将游戏内容分成三块: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游戏中,上面提到的三大内容也会以“机制”的形式出现:比如《古墓丽影》中偶尔需要破解关键文献的内容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解谜)、《你裁我剪!斯尼帕》这款游戏中的核心机制就是鼓励玩家用“剪纸画”的形式来进行“建造”、以及《太鼓达人》这样的游戏则把音乐和节奏感列为不可或缺的“快速反应”机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内容就不再仅仅是内容,而变成了机制。

除了这样特殊的例子之外,游戏内容的功能一般来讲,仍是在机制的基础之上从不同的方面来对玩法进行加强,以达到更高的可玩性。

这样的加强需要有冲击力的艺术表达,而艺术的表达往往带有个人色彩。所以,游戏内容不同于游戏机制和玩法,经常会带有特定的文化符号和艺术风格。而单纯的艺术风格之间的区别或转换,是不能用来评价一个游戏的玩法的。

例如很多玩家评论《堡垒之夜》“卡通画风垃圾,不如吃鸡”、或没有办法接受新《鬼泣》在艺术风格上的转变而否定这个游戏的可玩性,这都是一种偏见。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越写越觉得自己在这个领域还有特别多需要学习和钻研的地方,时间仓促,这篇文章恐怕也会有很多不严谨之处。

由于我绝大部分的考据都来自我能接触到的一些西方游戏学文献,可能在某些转译上也会有所偏差,故将引用目录附在了最后以作后续修订。我也曾试图寻找一些中文的资料,但很遗憾并没有发现很有价值的非译制书目,希望能有朋友给我推荐几本。

不过,这篇文章的初衷并不是要写一部详实的游戏学巨著,早有人这么做过了。我只是想能在以往论著的基础上,用相对简浅的方式,写一点自己的总结和归纳,只盼能给自己和其他以中文为母语的朋友一点参考。

威廉毕竟一人一笔,不可能全知全能。这篇文章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大佬和专业人士能不吝赐教,与我共同编辑和完善这篇文章。

2018.5.12发布:本文会根据知友的修改意见定期增补更新,并配图后置顶在我的公众号里。

2018.5.23更新:文中对于玩法数量和玩法自由度的定义不是很清晰,已改正;已添加对可玩性的各个衡量标准的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

Brathwaite, Brenda and Schreiber, Ian (2009). Challenges for Game Designers. Charles River Media.

Egenfeldt-Nielson, Simon, et al. (2008).Understanding Video Games: The Essenti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Oxland, Kevin (2004). Gameplay and design. Addison Wesley.

Schell, Jesse (2008). The Art of Game Design: A Book of Lenses. Elsevier.

Sicart, Miguel (2008)."Defining Game Mechanics".Game Studies, 8(2). Retrieved 10 May 2018.

Tavinor, Grant (2009).The Art of Videogames. Wiley-Blackwell.

-Hi!我想和热爱游戏的你,聊点好玩的-

在公众号内搜索你感兴趣的游戏名字即可查看对应文章。如果没有图文推送,威廉也会看到你的需要,并根据每个游戏的查询次数,酌情发稿;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游戏的问题,或者想找我约稿,也欢迎随时给我留言,我会在看到之后第一时间回复。

相关文章

JJ租号代理

此处内容在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广告词内修改。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