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春天五彩缤纷,美不胜收。思口镇张村张溪河水蒸腾,梦幻般。几十台相机和相机对准河里挂着红灯笼的渔船。戴着帽子,穿着雨衣的渔民熟练地撒下渔网,快门的声音一个接一个地响起。
53岁的渔夫王利保皮肤黝黑。他在水边长大,早年是个真正的渔夫,收入全靠漳溪河钓鱼。如今,他仍然从事渔民工作,但他只撒网不钓鱼,这被称为“景区模特”。

优美自然景观吸引无数游客
“我8岁就开始跟随父辈学捕鱼了。”说起过去的钓鱼经历,王利保说,那种网撒下去,大鱼小鱼全网住。早年的漳溪河也因为满是垃圾,每年夏天臭气熏天,人们四处走动。
2002年,王利保发生车祸,导致腰椎断裂。在接下来的六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王利保花了30多万元治病,大部分都是借来的。经过几年的治疗和休养,王立宝可以逐渐下地走路,但由于病情严重,无法做重活,家庭因病致贫。
漳村建于南宋末年,全村有千户人家,村后有一条宽阔的漳溪河。一边是粉墙黛瓦的古村落,一边是绿色的水口林,两岸的风景倒映在水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河上有一座著名的板凳桥。在电影《闪闪发光的红星》中,潘冬子划船唱歌“小竹排河中流,巍峨青山两岸”镜头,取景地就在这里。
近年来,漳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摄影天堂”,成了“零门票”景观村,也吸引了《欢乐颂》等影视剧组前来拍摄。漳村美丽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的目光。

王利保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渔翁”
为保护一河清水,地方政府对漳溪河实行常年禁渔令。这时,王立宝反而觉得脱贫致富的机会来了。
活脑活跃的王利利用自己熟悉的捕鱼过程,开始让摄影师拍下自己撒网的照片。王利保戴着帽子,穿着雨衣,划着渔船,因为他知道如何摆姿势,善于构思。“打鱼”这一幕吸引了许多摄影师和游客的注意。
由于腰部落下后遗症,经常发生疼痛,王利保必须在上船半小时前口服止痛片。“抽干烟、用葫芦喝酒等动作都是我自己设计的,最费力的表演项目就是打水漂”王说,看到摄影师和游客拍到满意的照片,他觉得自己的努力值得。
王利保一度成为全国著名的王利保“网红渔翁”他的捕鱼照片也出现在《时代周刊》杂志上,更多的旅游团队预约为他付费拍摄。
王利保的“财路”越走越宽,2018年底成功脱贫。今年1月,为巩固扶贫成果,村里为他提供了一份专门清理河流垃圾的公益工作。

“漳村的山水养育了我,也让我赚了钱,我要更加珍惜家乡的旅游资源。”王利宝说,船还是那条船,人还是那个人,但收入比以前高很多,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他接待了预约的付费摄影团队,月收入5000元或6000元。
四月三日,王利保买了两头黄牛,平时放在漳河沙洲,供摄影师和游客拍摄,农忙时耕田。“等有了小牛,就卖掉大牛。”王利保说。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一河清水
每年春秋两季,王力保最忙的时候就是撒网不钓鱼,在家门口“作秀”,收入比以前高得多。不过,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普通游客免费当模特。许多人来到这里,王立宝成为漳村乡村旅游的一部分“名片”。
“如此美丽古朴的景色让我眼前一亮。”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杨先生说,这条河很安静。有了渔船和渔夫,再加上原来的捕鱼方式,兴趣增加了很多。
聪明能干的王利保依然热心肠。下班后,他自愿当巡河员,打捞游客不小心掉进水里的贵重物品,分文不收。多年来,他从水里救了11人。汛期,板凳桥被水冲倒,王村对岸有8名学生要去漳村上学。王立宝有义务每天来回两次,接孩子上下学。